办公系统登录

办公系统登录

企业文化


				
052023.01

成长=痛苦+反思——《原则》读后感

来源单位:电务公司 作者:黄予惠

什么是“成长”?是日复一日从事某项工作积累经验,还是一万个小时刻意练习?是方法论的积累,还是心态的蜕变?在桥水基金创始人瑞·达利欧的著作《原则》一书中,有一个简单却直指本质的回答:成长=痛苦+反思。这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启迪。在此之前,我对待手头的工作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,一度迷茫过。在读过《原则》一书并尝试将其内容运用到现实之后,我获益匪浅。下面是我的读书心得:

一、书写自己的原则,哪怕它并不完美

瑞·达利欧建议每个人都要树立自己的一套原则,并将它们写下来,哪怕当下并不完美也没关系,随着时间推移,我们最初确立的一些原则会被证明是错误的,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满盘皆输。原则是一种处理重复现象的聪明做法,有一套明确的原则,方能有明确的做事方法和思路,并且不断根据现实的反馈修正之。人一开始没有原则,大部分人的原则都是通过一生中的错误和反思获得的。

二、人人都会犯错,但不都会反思

毫无疑问,人都会犯错。但重要的是犯错之后的态度。是逃避、指责他人、自己藏起来内疚,还是如作者建议的那样理性冷静地反思,决定了人成长速度的差异。瑞·达利欧认为,成长的道路一定伴随着痛苦,我们应该把痛苦化为反思的动力,打造修正个人原则的契机。究其一生,我们都要不断地重复“建立假设-进行检验-反思问题-总结教训”的循环。正如书中他举到自己多次投资失败的案例,并没有令他一蹶不振,反而成为启发桥水基金独到投资策略的灵感来源。

三、做到头脑的极致开放

随着每个人在自己的职业领域积累到一定程度,好的一面是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足够支撑我们做出直觉性判断,弊端则是可能陷入固化的思维模式,沦为经验主义的囚徒。《原则》提醒我们,不要只看对错,而是要寻找真相;不要只看重结论,更要学习看问题的不同思路,以及要有对不同观点的包容,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看不见的问题。

一言以蔽之,用极致开放的头脑,令反思的效应最大化,而反思又将每一次现实的挫折和痛苦化作成长的动力,这就是《原则》一书带给我们的终极公式。

查看更多